为进一步深化校地交流合作,实现融合联动、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4月16日,我市在盐城工学院成功举办“产业强链·科创赋能”——2025海安汽车(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链对接盐城工学院系列活动。市政协副主席、汽车(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链链长陈锦璜,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邢晓平,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刘玮,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青出席活动。海安市发改委、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近4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汽车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由市住建局副局长、汽车(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链党委书记曹鹏主持。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汽车(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链链长陈锦璜从枢纽地位、产业基础、创新活力、生活宜居四个方面带大家初步感受“枢纽海安、科创新城”,他表示,海安将在深化创新协同、推动产业转型、人才培养交流上与盐城工学院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产业、科技、人才紧密融合,努力实现校地资源共享、携手共赢。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爱军详细推介了海安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人才系列政策。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青代表学院向陈锦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海安的政策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期待与海安携手并进,汇聚产教合力,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枢纽海安 科创新城》专题片。
江苏鹰球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企业优势、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等情况,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刘玮、汽车工程学院智能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丁福生分别发布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活动期间,链上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主动与学院进行产学研对接,并开展校园招聘,近40家企业释放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新材料研发等200多个岗位,据统计,当天收到简历312份,8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初步意向。本次通过政策推介、技术对接、岗位直聘三大行动,搭建政校企合作新平台,为海安汽车(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